耿彦波:现实版“李达康”,多次在工地晕倒,离任时市民跪地挽留
你能想象得到这个下跪痛哭的场景,是成千上万普通老百姓,为了跪求市长不要离任的场景吗?成千上万的老百姓,将自己的名字写在长条幅上,跪在市长离开的道路上,万人上书跪求痛哭不愿意让中国最好市长离开。
这个中国最好市长是谁?他又做了什么事情?能够让万人上书,并且跪着痛哭求他不要离开呢?
这个中国最好市长就是耿彦波,现实版“李达康”,1958年11月出生于山西晋中市和顺县的一户普通农家,从小他就喜欢文学,加上山西本就是一个古城,所以从小受古文化耳濡目染。
耿彦波也比较有出息,长大后慢慢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,在他36岁的时候,他上任晋中市灵石县县长一职,自此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辉煌一生,更是在山西省掀起了一阵风雨。
耿彦波刚到灵石县就做了一件大事,更因为如此耿彦波被人称为“耿拆拆,”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?
耿彦波到了灵石县之后,到了之后就开始围着灵石县转悠,随后做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,那就是直接拿出五千万修缮王家大院,要知道当时灵石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一亿元,直接拿出来五千万修缮一个没人住的院子,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。
展开全文
王家大院是由当地王氏家族,经历了300多年修建而成,修建历经明清两朝,占地面积足足有25万平方米,面积和北京的鸟巢体育馆差不多大,这个家族在当年是非常有名望的,但是却在清朝道光年间破败,从此王家大院在无人居住,成为了一个破败的大院子。
花5000万去修缮一个没人住的大院子,这事情让任何人都是不能理解的,但是耿彦波却执意要这样做,修缮的事宜由耿彦波亲自执掌,但很快成绩就打脸了众人,很快王家大院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,带动了当地的旅游,每年都会为灵石县带来几千万的收入。
他被称为中国最好市长,在他离任的时候,成千上万老百姓跪在地上,恳求他不要离开,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?
很快耿彦波也从原来的耿拆拆,被人称为了“耿菩萨”,很快灵石县人民才知道,原来耿彦波一开始都是计划好的,后期灵石县的经济收入也是越来越好了,同时还有很多电视剧,也来到了王家大院拍摄,像《刀客家族的女人》,《铁梨花》等都是在王家大院拍摄了,在带来经济的同时,还能给王家大院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,自此就有了一句话:五岳回来不看山,王家回来不看院的美称。
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,在耿彦波离开灵石县的时候,这些经济收入还没有如此明显,这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。
很快耿彦波被调往榆次县任职,因为耿彦波“耿拆拆”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了,所以在到达榆次县之前,百姓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,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,但耿彦波还是做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耿彦波到达榆次县的第一件事情,那就是炸了榆次县的地标建筑-凌云大厦,很多人都不愿意,但是这个建筑既没有文化价值,也没有什么历史意义,就是一个碍事的建筑,于是大刀阔斧直接炸了。
在炸掉凌云大厦之后,耿彦波就开始对城市规划改造下手,光是修路改造上面就花了超八千万,但是城市规划改造之后,很快榆次县完全面目一新,于是就成就了榆次古城,在此之后凭借出售老城商铺赚到了不少钱,这些钱不仅平了一开始花的钱,同时还净赚了几千万,可以说耿彦波这是妥妥的“赚钱机器”啊。
2004年的时候,耿彦波被调往陕西省政府部门工作,山西是我国的煤矿大省,但是山西也就只有省会这样,其他个县市基本都是呈负数增长,因为全省都是煤炭的原因,导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。
于是为了大力发展山西,耿彦波觉得必须得发展其他规划,就将原有城市的非必要功能区域进行拆除,大力保留,修缮有文化底蕴的古建筑,打造城市名片来吸引游客,耿彦波的这番操作也确实是很管用的,并且也让原先被污染的城市,看上去焕然一新。
但是真正让他被世人记住,同时还让他真正被人誉为“中国最好市长”的,还要从他调任大同市长开始,他在大同市做了什么?能够让老百姓如此对他感恩戴德?
这家伙表面看着挺老实的
一肚子鬼水这小子
你先把我钱给我拿回来了
不给你干了
这是很难见到的一个场景,成千上万老百姓跪在地上哭,只为了让中国最好市长不要离开,这一幕看在众人心中也是让人难受。
2008年耿彦波被调往大同,耿彦波更是提出了“复兴历史文化古城”,要让这座北方有名的煤炭城市焕然一新,很快他提出了“一轴两城”的思路,以御河为轴,将河西古城进行文物修缮,重点保护起来,但是在河东又进行现代化建设。
一边是文物古城,一边是现代化大都市,那时候因为煤炭的原因,导致空气污染非常严重,并且那时候的大同,随处可见都是棚户区,自建房,低矮民房,还有脏乱差的街道,这一切呈现给别人的都是穷苦不堪的样子。
那时候的大同完全就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,耿彦波直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建设,于是就开始了拆迁问题,安置问题,还有文物修复问题,尤其是文物修复问题,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这期间要是出现一点问题,就会非常的麻烦,所以文物修复完全是耿彦波自己亲手掌控的。
除去这个最麻烦的就是人员安置问题,这些拆迁的老百姓到底要怎么安置,也是非常麻烦的,每天耿彦波六点就起床了,起床之后就开始去各大施工现场,早出晚归,亲自跟进,在耿彦波的全权把控之下,改造也进行的非常顺利。
因为每天都在施工现场的原因,耿彦波的皮鞋基本上都是灰色的,更是有不少人吐槽耿彦波穿个灰鞋子,耿彦波从来没有因为如此就放在心上。
在改造过程当中,自然是会出现很多安置不妥当的问题,因此每天耿彦波的办公室前面,总是有一群的老百姓围着,每次耿彦波一现身就被围了起来,耿彦波从来不会耐烦,更是一点一点的给大家建议。
尤其是在改造的过程当中,更是有不少官员过来诉说难处,并且还是在耿彦波面前说,但耿彦波听后不仅没有劝慰,反而是在会议上面,当着众人直接训斥道:能干就干,不能干就给我写辞职信报告。
在耿彦波的果断带领下,大同完全变了个样子,从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新都市,并且大同古城更是成为了他们的一张新名片,老百姓也在耿彦波的指导下,都有了更好的归宿,耿彦波对于大同来说,是有着不一样的存在,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老百姓,也正是因为如此,耿彦波最后离任大同的时候。
成千上万的老百姓,举着写上名字的长条幅,走上了大街,大家自发来到了市民广场,更是直接跪在地上,哭诉着恳求耿彦波不要离开,由此可见耿彦波的履历,完全是受到老百姓肯定的,耿彦波也被称为是《人民的名义》当中,达康书记的原型。
如今的耿彦波已经退休了,在家享受晚年生活,现在的他每天出行公交车,晚年的他很喜欢发展传统文化,书法,戏曲等活动,没事也喜欢逛逛博物馆,虽然头发白了不少,但是心情明显好了很多,虽然他已经退休了,但是他的事迹却一直都被世人记着。
评论